书中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两千四百六十八章 移风易俗(第1页)

而麝香夫人最大的两项成就是在文化上,一是推广儒学,二是改革彝文。

她早年就酷爱读书,尤其是汉书。在汉学中她吸取了不少养分,从中也认识到了汉学重要性,为此她想要开办汉学,她认为:“汉家孔孟文化,能修德润身,进而化育天下,布泽万民。”当政后,奢香夫人在贵州宣慰使司地置儒学,设教授。为了学习和引进汉族文化,加强和促进彝汉文化交流,

而另一方面,她对彝族文字的使用与传播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

在此之前,彝族文字具备神秘属性,是毕摩才能掌握的专属技能,奢香夫人将之从神秘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传统禁忌的坚冰,使彝文成规模地出现在金石书籍等载体上,将彝文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最终在她摄政期间,彝文从传统的传经记史的功用,扩大到记账、契约、记录歌谣、书信往来等日常生活中。

掌握文字的人口比例增多之后,各类经卷也跟着一下子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随着汉地的纸张笔墨为彝人广泛采用,记录经卷的成本也降低了,保存年限也变得更长了,使得无数只通过毕摩口口相传,往往人死经消的彝人经典,得以用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单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话,奢香夫人之于彝族,就相当于孔子之于汉族。

在前往毕摩洞的路上,老赤日就给周至一行介绍起彝人经卷的古往今来。

这一次老赤日还带着马队,马儿的两侧都挂着驮笼,走在已经荒废的茶马古道上,颇有点古意,也让带领着摄制组的池薛荔非常的满意。

但是周至就觉得很奇怪:“那地方居然能够通马队?不会容易暴露吗?”

能够通马队的地方,一般都是茶马古道那样的“宽路”,那样的道路一般在古代都会有人来往,相对比较繁忙,所以周至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问题。

“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老赤日保持着神秘。

马队走了一阵,周至便见到了一处废弃的建筑群,这里的建筑都是用石头垒起来墙体,不过现在也就只剩下四面墙体了,顶上都没了。

“盘陀寨到了。”老赤日说道:“到了这里,咱们就该分路了。”

“分路?哪里有路?”周至举目而望,前方都是狭窄山路一边的残垣断壁,看上去在古代这里应该是一个商旅往来,相当兴旺的聚居地,现在已经荒凉得一塌糊涂,一些藤本植物都长到寨子的墙上来了。

“这里有没有考古价值?”麦小苗问道,她现在经常和周至在一起,周末大家就会去探访遗迹,已经学会了见到古建筑群就先从考古价值方面来思考。

“应该是没有,就算有,也已经有考古队来过了。”周至说道:“茶马古道上这么大的聚居点,肯定是重要的交通补给站,一般都是要落在古籍,最起码地方志上是要记一笔的,要是真有考古价值,地方上的考古队肯定早都来过了。”

“而且彝人尚火,古代彝族人死后也崇尚火葬,我和赤日爷爷收集的资料上来看,直到明清之后,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和官府管制,在一些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方才改了土葬,而在大凉山这些核心地区,火葬薄敛,甚至不敛的习俗,一只都保持得比较好。”

“肘子跟我说嘉靖黔中通志上说当地彝人的葬礼是‘焚于野,掷散其骨骸。’我觉得有点夸张了,越嶲厅彝俗志里记载的以火焚化,用土石掩埋,才差不多是我们这里的风俗。”

“我们这里进行火葬的时候,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焚化,之后要收骨殖到陶罐里,命忠实年老的娃子数人埋到深山老林里,不让人知道,以防止冤家盗掘。”

“对,既然是隐秘行事,所以随葬之类的就通通不用,换句话说就是能够留下来的随葬品几乎就不会有,也就没有什么考古的价值。”

“这个习俗倒是挺不错的。”池薛荔点头道:“和中央举措保持一致了。”

周至说道:“那只是和现在的中央保持一致,其实在宋代汉人中也颇流行火化瓮葬的习俗,直到明清两朝方才普遍性禁止,改为土葬,当时的各级政府为了‘培育风俗’,那可是废了不少力气的,谁料到几百年后,又要把火葬风俗重新捡起来,又得再次后培风俗了。”

“真的呀?”池薛荔不由得吃惊:“汉族也流行过火葬?”

“其实池姐姐你早就知道此事,只不过没有留意而已。”周至笑道。

“不可能,我要是知道肯定会注意的。”池薛荔表示不信。

“《水浒传》里头,武大郎被毒死后,潘金莲不就是对他进行的火葬?施耐庵的描写是武大死后,家中随即买了棺材,并向‘团头’何九叔报告,请他来验尸。次日,化人场的‘火家’来收尸,并扛抬棺材出殡,到了城外化人场举火烧化。尸体焚化后,把骨殖潵入潵骨池内。”

“光凭这一段描述,就可以知道当时的火葬习俗相当盛行了,‘团头’又称‘仵作’,是专门协助县官审理涉及人命案件时检验尸体的,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至明清时期仵作已列入县署的编制人员,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法医。”

“人死了家属必须及时向仵作报告,经仵作验尸后认定是正常死亡,方能出殡。”

“‘火家’是负责收尸和抬运棺材的,是专职以处理尸体为职业的人员。”

“化人场就是现在的火葬场。化人场还设有‘潵骨池’,池里有水,尸体火化后,未焚化的骨烬即潵入‘潵骨池’。”

“不管是从制度、参与人员、流程管理来看,北宋时期我国的火葬习俗已经盛行,地方政府对火葬已经实行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提供了相应的服务。”

“啊?真的呢!”池薛荔骇笑道,想了想又找到一处可以反驳的地方:“不过《水浒传》是小说,虽然写的是宋朝,但是作者却是明朝的。”

周至笑道:“那我们就说笔记吧,顾炎武《日知录》里就说了:“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

高武,我一步一步的变强  圣修士传说  末世,觉醒金系异能的我无敌了  惊!瓜六竟然在如懿传杀爆了!  快穿炮灰要福寿安康,功德无量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虐完我,前妻后悔了,求我回头  重回1991  甄嬛传:沈眉庄霸气重生  游戏神豪,成长型系统你怕不怕  全球冰封,我打造了末日安全别墅  第二个穿越成猪的人  我在西安等你  你以为你能压我一头?  人在柯南,组织正式编实在太香了  梦中陌生女孩,竟然是我未来女友  虐死渣男一家,她转身嫁战神王爷  发家致富养相公  穿成孩子妈,我爆火娱乐圈很合理吧  繁花:从1987年开局  

热门小说推荐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大国工程

大国工程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海河大学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我命中注定要搬砖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书超级村主任最强退伍兵,可以放心入坑!大国工程书友群,群聊号码492691021新书重生之大国工匠...

神农别闹

神农别闹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