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五十五章 巨大的收获(第5页)

朱棣淡淡道:“诸卿都是博学多才之士,难道一定要照本宣科,每日讲的不是四书,就是《资治通鉴》吗?这天底下的学问,就只有这些了吗?”

讲官很是犹豫:“这……”

朱棣却很快的,将目光落在了陈继的身上。

很明显,他今日显然就是冲着陈继来的。

朱棣道:“陈卿家,你懂得多,你来讲。”

陈继:“……”

朱棣道:“来人,给陈卿赐一个座。”

陈继哪里敢坐,偷偷瞥一眼解缙,却道:“陛下……臣与诸翰林相比,这点才学,实在不足挂齿。”

朱棣笑了,只是这笑显然不达眼底,口里道:“你虽是兵部右侍郎,还能精通钱粮,又最是清楚怎么治理百姓。怎么可能……不懂经史呢?”

规规矩矩地站着的张安世,便忍不住在心里道:陛下很记仇啊,这是多少天前的事了,还特意把人拎来这儿讽刺。

陈继很是不自在,却也知道这个时候,若是再拒绝,就不识抬举了。

索性,他道:“那么臣就讲一讲吧,交趾四郡早年为秦将赵佗所统治。此后南越被大汉吞灭,这交趾四郡,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汉土。”

他顿了顿,又道:“只不过……不久之后,交趾四郡复又反叛,与中国隔绝……到了东汉初年,汉将马援奉旨出征四郡平定叛乱。只是这一战,损耗极大,汉军死伤甚众。”

“不只如此,在占领期间,当地士民频繁袭击汉军,即便如这名将马援,也见识到了交趾四郡土民的凶狠,于是,便立下了一根铜柱震慑人心,上面的内容正是:“铜柱折,交趾灭”。”

“这是千年前的往事……”陈继顿了顿,接着道:“可是陛下可知道,那立下了“铜柱折交趾灭”的那一根铜柱,今在何方?”

朱棣没说话。

陈继继续道:“这铜柱,早已不见踪影了,当初汉朝在那里立下的威风,如今早已荡然无存。遥想当初,无论是汉武帝还是东汉马援,征发的将士进入交趾四郡,遗骨遍布于四郡之内,可如今……又安在呢?反而是在征服的过程中,朝廷耗费了无数的钱粮,将士们不断的在安南流血,最终……造成了这千古遗憾的事。”

翰林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家都是聪明人,其实都清楚,朱棣想要让陈继说的什么,可偏偏,陈继十分强硬,直接讽刺西汉和东汉两朝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巨大遗憾。”

朱棣道:“这样说来,卿家以为……征安南得不偿失?”

陈继道:“正是。”

朱棣道:“卿家既这样认为,那么……”

朱棣豁然而起:“那么就再好不过了,来人……取奏疏来。”

此言一出,似乎早有准备,一群宦官从偏殿鱼贯而入,捧着一个个簿子。

朱棣站起来,背着手,炯炯有神的盯着陈继道:“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朱高煦人等送来的奏疏,这上头,是他们从安南府库之中,搜抄到的情况。张安世,你识字多,你来念给他听。”

张安世来了精神:“是。”

于是,张安世上前,取过一份奏报,低头,便道:“前头的话,就略过了,我知道大家性子急,我直接报数目。”

张安世盯着奏报,其实他自己也觉得匪夷所思,随即道:“今得粮……二百三十三万石……”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模样。

二百三十三万石是什么概念呢?

大明的漕粮,也就是每年征收上来的粮食,最富裕的乃是南直隶,几乎每年的漕粮收入是一百万石上下,其次浙江、山东、江西,都在六十万石上下。

单单这一京三省,就占了全天下漕粮的一半。

而现在,区区一个安南,哪里来的两百多万石粮?

(本章完)

http:wap.xbiqugu.la,

逆转  战帝归来  三元道医  诏道于天  玫瑰先生  重生之天帝传奇  重回九二当首富  情结大明  不是吧君子也防  今鼎  娇娇销魂勾人心,禁欲世子破戒了  从婴儿开始的人生赢家  今去者古来  不灭长生仙1  绝色王妃太腹黑  重生之焰  大家请我当皇帝  全兽族的大佬都是我的小迷弟  为了不亡国,皇家集体兄友弟恭  桃源小刁民  

热门小说推荐
大国工程

大国工程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海河大学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我命中注定要搬砖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书超级村主任最强退伍兵,可以放心入坑!大国工程书友群,群聊号码492691021新书重生之大国工匠...

特种岁月

特种岁月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