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今岁高句丽犯境,袭我西安平。”
“镇北将军(毋丘俭)率步骑两万出兵讨伐,于沸流水、梁口两度大败敌军,后兵锋直指国都丸都山城,破城而归。”
“同时,西蜀大司马蒋琬病重,国事皆由大将军费祎代劳,那费祎乃守成之主,必然无心引兵犯境。”
“而反观东吴,此刻却深陷二宫之争,那孙权老迈昏聩,残暴无道,以致庙堂浮躁,君臣不和。”
“私以为,此乃用兵之良机。”
“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南下伐吴,以承我武帝、文帝未竞之业。”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夏侯献说完,堂内陷入了好一阵子的沉默,见众人不语,他又补充了一句:“不必顾虑,诸位可畅所欲言。”
过了一阵,最先开口的是大将军府司马,杨伟。
“在下跟随明公多年,深知明公素有建功之心,只是那东吴拥有大江天堑,水师力量雄厚,而我大魏却远不及也。”
“在下以为,此时伐吴恐怕不妥。”
“嗯。”夏侯献不置可否。
趁着这个间歇。他不断斟酌着对方的建言。
魏国有水师吗?
当然是有的。
只不过常年混迹于江河湖泊的大魏水军,跟东吴真正的水军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先不说造船地的问题,就算是把船队开进大江,大江上的风向、水流、船只吃水、暗礁等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着战局。
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最终只会变成水中鱼虾。
所以没有掌控大江航道的魏国,是不可能有媲美吴国之水师的。
夏侯献没有去反驳杨伟之言,而是说道:
“我大魏一日安于现状,便一日不能拥有真正的水师。吴国之所以能与我大魏划江而治,全是仰仗江北的几块飞地。”
“此役是我设想的伐吴第一阶段。”
“如果我军能吞下它们,将吴军彻底赶回江东,便可掌握大江航道,如此才可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假以时日便可顺江而下,荡平东吴。”
这时,杜预、钟会等人似乎是明白了过来,只见钟会探着头问道:“明公是要攻江陵吗?”
“正有此意。”夏侯献道,“上兵伐谋,必是要扬长避短,我大魏步骑骁勇,陆战占优,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夏侯献显然是为了提高大家士气才说得这般坦荡。
但在场的都是大魏年轻一辈的翘楚且都通晓兵事,在夏侯献说完后,并没有出现溜须拍马的一幕,而是各自低头沉思。
其实作为尚书的傅嘏,心中思考的事情和其他人就略有不同。
他虽任吏部尚书但平日里会主动了解多方面的政务。
北方高句丽虽然被毋丘俭攻破都城,但句丽王携众出逃,依然可能卷土重来。
不过大将军方才所言“兵甲已足”倒是不无道理。
自从朱然死后,这三年来吴国都没有过北上侵扰的战争。
征南将军王昶到任荆州后,厉兵秣马,开垦良田,将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
大将军以国事为重,选贤任能,并不任人唯亲,这一点傅嘏很是敬佩。
而在扬州方面,从正始元年起,朝廷便启用了雍州刺史邓艾的方案,在兖州、豫州等和扬州交界一带大规模军屯,如今已然初具成效。
根据奏表上的数字来看,淮南之粮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养活数万扬州外军,甚至还有不少盈余,可供各地增援部队支应数月有余。
虽说太原人如今把持荆、扬两地军政,但他们也确实上心。
重返女神的日子 六零年代恶婆婆 史前崛起 恰逢雨连天 仙本纯良 我为国家添砖加瓦 高不可攀 草根穿越:灼灼风流之异世星主 嫁督主笔趣阁 心跳砰砰砰:靳少,别乱撩 如果月亮不抱你 上位 黑化攻略101式[快穿] 遮天之绝世大黑手 快穿:为了任务 肆意宠溺 新手法医 雕骨师 无限求生游戏:我有天道系统 娇妻有毒:老公,你放松点
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解开不死不灭之秘。一代名将,将守,从万人敌,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
...
...
...
...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 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 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 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 来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