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1章 王伦教子(第1页)

“你瞧,这便是所谓士大夫的嘴脸!”

文渊阁内,王伦指着两份奏折,让儿子王闻仔细看,然后嘲弄地说。

王闻已经小学堂毕业,是时候接触政务了,于是王伦便开始带着儿子学习如何处理国朝诸多事务,他很耐心地教导着。

他给了王闻一个相对宽松的童年,可以在小学堂的学校里结识一群年龄相仿的伙伴,体验到学习生涯中的诸多酸甜苦辣,尽管这些太子的同龄人都来自各个官员、勋贵之家,但王伦真的已经尽力了。

他曾经尝试着在朱雀大街第一小学堂吸收一些东京城的平民子弟入学,但效果非常不好,总有一些百姓受人蛊惑,教导子弟刻意讨好王闻,并且讨好诸官员勋贵之子。

那就算了吧,贵族小学就贵族小学吧,总不能教一群小孩子早早养成地位高低的看人眼色、学会了仗势欺人,若是梁山众兄弟的子嗣们都养成了纨绔跋扈的性子,王伦也要狠下心整治的。

总体而言,朱雀大街第一小学堂的学风还不错,王伦亲自监督,众兄弟在外征战,他就替兄弟们管教好了子嗣,或许其中有些孩子性格骄纵,但年纪稍大一些的少年们,还是继承了自家老爹的优良作风。

比如阮小二的大儿子阮良,已经跟随着岳飞的长子岳云,担任皇帝的近侍军官,有了几分稳重的模样。

王闻的性子也不骄纵,虽然王伦的子嗣不算多,但他和皇后赵盼儿都习惯了民间养儿子的做法,或许王闻唯一的缺点,就是离民间太远,对民间生活并不十分了解。

王伦摆出来的两份奏折,一份是浙江行省发来的,一份是江西行省发来的,都是奏请在各府县设乡议局的上奏,并且附带了第一批几个省衙周边府县乡议大夫的人选。

王闻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没有看明白,便老老实实地说:“父亲,儿不曾看明白。”

“再去看另两份仪鸾司送呈的上报。”

王闻便去找了来,发现是两省乡议大夫的身份调查,然后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浙江行省挑选出来的乡议大夫,大约有三分之一,祖上在宋朝以前都是世家出身,而江西行省更是夸张,一半的乡议大夫,祖上都曾经在前宋做过官。

对于浙江行省的做法,王伦起码还认可,毕竟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浙江多山多水而少田,百姓早就习惯了商贸,从东汉到前宋,这里世家后代就一直在地方上极其有影响力。

而且朝廷主导的市舶司海贸,这些曾经的世家多有参与入股,给他们多一条发声的通道,也更加有助于朝廷对地方的了解。

至于江西行省,前宋就是科举考试大省,祖上在前宋做官,这些王伦都可以理解,但拿出一半的乡议大夫人选,这是要干什么?朝廷愿意放权给地方,或者说王伦愿意将天子的权威分散一部分,不是要让地方乡绅继续篡夺和把持的!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拉扯,总要寻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一味的中央集权,以这个时代的通讯手段,最终还是会导致集权的坍塌;而地方权力过大,那么受益的永远都只是地方上一小群既得利益群体。

王伦曾经让王闻计算过国家财赋收入,分析过收入的来源,他已经教会了儿子一个道理:这天下的产出,依靠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这是帝国能够存续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旦被破坏,带来的后果就是亡国亡天下!

现在他要尝试教会儿子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如何平衡权力。

“儿看明白了!”王闻想了一想,说:“朝中有言,江西人皆守旧,但前朝王荆公就是江西人,却推动新法,可见江西人非是固步的。”

王伦顿时心情大为愉悦,他本人对任何地域歧视向来嗤之以鼻,当然这个地域仅仅局限于华夏内部。

从王安石推动变法来看,前宋的精英们是期望国家变得更好的,而且新派人物南北皆有,旧派官员同样南北皆有,一切的支持与反对,都是基于理想和地域利益而已。

“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宜重申朝廷制度,将上奏驳回,派选御史,由御史监督,重新选拔。”

王伦笑着摇摇头,各行省皆已经派了御史,而且还派了密探官员前往,仍旧选出了这么一份名单,那么只能说明两件事,要么地方官员与中央派遣官员相互勾结,要么地方实在选无可选。

王伦本人也是推行了特务机构和制度的,只是仪鸾司的官吏只有暗中调查权和举报权,却没有实际处置权,再加上仪鸾司都指挥使杨林为人宽厚,国朝的“特务”们,名声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恶名。

所以这种情况的原因,只能是浙江行省方面摸清楚了朝廷的想法,江西行省则没有研究透彻,按照一种出于理性的思维,认为王伦不会轻易将权力放手到民间。

毕竟本省读书人多,这些读书人都是潜在的做官种子,将乡议权力交给这些人,其实就相当于仍旧有官僚们把持,权力总归是还在朝廷手上的。

王伦将自己的考虑仔细说与儿子听,王闻听得懵懵懂懂,最后王伦还是下了命令,浙江行省的人选,一半重新挑选,江西行省全部重选。

“历朝历代,皇帝和官员们为了省事,就要愚民,认为百姓愚蠢了,便种田的只知道种田,经商的只会运送货物,最好连商都不要做了,百姓都被限制在乡野间,如此官府省心,朝廷省事。”

“但这些是不对的!士农工商,只是行业的划定,而不是人群的排序。士也要从农、工、商中挑选出来,本质上从何种事业,从来没有高下的区分。国家以农业为基,以工为强国强军之手段,以商为富国富民之路,就好比一座凉亭,农工商皆是柱子,才能撑起官府与朝廷这样的顶盖来。”

“治国之道从来没那么复杂,要倾听农工商人们的声音,知道他们的想法,迎合满足他们的切身利益,我设乡议局,就是要让千千万万的百姓们,多一个能说话、并且将声音上传到朝廷的途径,如此才不会被闭塞了耳目!”

王伦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他对儿子的期望从来不高,只要做个守成之君,那便是天下的福气了!

王闻很认真地记在了心里,他已经有了意识,知道自己将来要担负起天下的重任。

喜欢夺宋:水浒也称王请大家收藏:()夺宋:水浒也称王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隐藏福星  四合院,想躺平的我却化身工具人  仙魂斗战  百倍返现:我躺平,心安理得  遮天:听劝后,我苟到大帝  秦宇  洪荒:我为器祖  武侠:我宋青书真不是曹贼  玄学真千金下山,高冷军官后悔了  每日一次签到机会,赚钱分分钟  八零娇软美人,二婚高嫁糙汉后被宠哭了  躺平黑莲靠做咸鱼飞升了  宫斗?流放?种田?没事!有空间  武侠?这是玄幻  系统予我无敌,踏上天帝之路  谍战民国:八宝提灯  穿书六零年代:我靠空间零元购  借我血脉生子?岂不知正合我意  骑士世界的牧羊人  

热门小说推荐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神农别闹

神农别闹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我和大圣是兄弟

我和大圣是兄弟

王虎穿越了,而且悲催的成了五指山下的一只老虎。我去,这是要做猴哥虎皮裙的节奏?王虎表示不服。作为一只21世纪穿越来的新时代老虎,怎么着也要和猴哥拜把子,做兄弟啊!此时此刻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马上就满五百年,再有十年,波澜壮阔,影响三界格局的西天取经之旅就要开始,看王虎如何在其中搅动三界风云,与猴哥一起再掀万...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

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

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

听说她在占卜,他捧着手眼巴巴的就过来了爱卿,你给本君算算,今晚是本君睡了国师呢?还是国师睡了本君?她哆嗦了一下,一脚就踹了过去谁都不睡!她今晚就阉了你!!重生前,她是惊才绝艳的大占卜师,重生后,她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品国师,可是,她算了两世,却没算到自己这一世会犯桃花国师大人,不好了,帝君来了!卧槽!她一下子就从八卦盘里站了起来他来干什么?他不干什么!那就好那就好!她狂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小太监欲哭无泪可他说了,今晚他夜观星象,是个鸾凤和鸣...

九龙吞珠

九龙吞珠

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解开不死不灭之秘。一代名将,将守,从万人敌,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