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死里逃生
孔四贞幼时,她的父亲孔有德作为清朝的定南王,拥有显赫的地位。然而,顺治九年(1652年)的一场变故彻底改变了孔四贞的命运。这一年,大西军的李定国奇袭广西,兵临桂林城下。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孔有德深知自己的命运已定,他决心以死明志,不愿向敌人屈服。在桂林即将沦陷之际,孔有德召集了他的两位夫人以及子女们,向他们表明了自己一旦城破必将殉国的决心,并希望两位夫人能带领孩子们出城暂避一时,以保全性命。
两位夫人深爱着孔有德,坚决不肯离开他的身边,她们选择了与丈夫共赴生死。最终,孔有德决定让两个保姆分别带着儿子孔廷训和女儿孔四贞逃离桂林。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孔四贞和兄长被分开带走,各自寻找避难之处。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降低被人认出的风险,因为桂林城内的人都知道孔有德有一双十来岁的儿女,如果兄妹二人同时出现,极有可能会引起怀疑,导致他们的行踪暴露。
当桂林城破之时,孔有德自尽身亡,其家族成员一百二十余人无一幸免,全部遇害。孔四贞由于事先被送出城外,侥幸逃脱了这场灾难。与此同时,她的兄长孔廷训虽然暂时躲过了一劫,但不久后还是被李定国擒获,并在六年之后被处决。孔四贞的逃亡经历堪称死里逃生,她也因此成为了孔家唯一的幸存者。
二、扶柩北上
孔四贞在桂林城破后,历经艰难逃出生天。经过近一年的颠沛流离,她终于等来了转机。孔有德部将缐国安的军队重新夺回了桂林,缐国安亲自主持了孔有德及其两位夫人的遗骸入殓仪式。身穿白色丧服的孔四贞决定扶柩北上,前往京城。从桂林到北京的路程长达数千里,期间还要穿越两湖地区,那里正是抗清军队活动频繁之地。为了确保孔四贞的安全,缐国安派遣了最得力的部将和最精锐的部队全程护送。
在军营中长大的孔四贞,一路上受到了将士们的尊重,仿佛她就是孔有德本人一般。这种尊重不仅源于她父亲孔有德的声望,也是因为她自身坚毅的性格。孔四贞日夜兼程,终于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初三抵达北京。
孔四贞到达京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宫,顺治帝下令诸王大臣一同迎接孔四贞,并为孔有德的葬礼做了周密的安排。顺治帝慷慨地拨款四千两白银用于建造坟墓,并命令工部立碑纪念。孔四贞请求将父亲孔有德的遗骸安葬在北京,顺治帝欣然同意,并追赠孔有德谥号“武壮”。此外,还在北京建立了定南武壮王祠,并举行为期十八个日夜的法事,以示哀悼。
为了照顾孔四贞的生活起居,顺治帝还派遣礼部侍郎恩格德赏赐给她一万两白银,并赋予她郡主的待遇。孔四贞在失去家庭之后,得到了皇室的关怀和优待,孝庄太后更是感念她孤苦无依,将她收养在宫中,给予了她如同亲生女儿一般的爱护。
孔四贞在宫廷中的生活得以安定下来,尽管她失去了父亲和亲人,但在孝庄太后的庇护下,她得以在宫廷中继续成长
三、拒入帝帏
孔四贞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抵达北京后,得到了顺治帝的特殊关照和孝庄太后的深切关怀。孝庄太后对孔四贞抱有浓厚的兴趣,似乎有意将孔四贞培养成顺治帝的妃嫔。为此,孝庄太后不仅督促孔四贞学习经书,提升文化素养,还常常创造机会让孔四贞与顺治帝相处。每当顺治帝退朝后,孝庄太后总会找各种理由派遣孔四贞前往顺治帝的住处,甚至在顺治帝到南苑打猎时,也会安排孔四贞陪同。
顺治十二年(1655年)四月的一个午后,孝庄太后特意找孔四贞聊天,话题渐渐转向了孔四贞的个人生活。孝庄太后询问孔四贞是否已经有了婚约,孔四贞对此毫无心理准备,便脱口而出表示自己已被父亲许配给了部将孙龙的儿子孙延龄。听到这个消息,孝庄太后愣住了,显然她原本期望孔四贞能够成为顺治帝的妃子。沉默片刻后,孝庄太后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不能给我当儿媳,就给我当女儿吧!”
孔四贞的回答虽然出乎孝庄太后的意料,但也展示了她的忠诚与直率。孝庄太后随即做出了决定,正式收孔四贞为养女,并封她为和硕格格。
四、刻骨之痛
孔四贞与孙延龄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孔四贞自幼生活在军营之中,性格刚烈,而孙延龄则心机颇深。两人结合之初,孙延龄对孔四贞极为恭敬,孔四贞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宫廷中为孙延龄游说,使其在朝中逐渐得势。
康熙四年(1665年),孙延龄提议他们前往广西定居,以便更好地掌控当地的局势。康熙帝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并封孙延龄为上柱国、光禄大夫,授予他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和硕额附、镇守广西等处将军的头衔,孔四贞则被封为一品夫人。然而,南下之后,孙延龄开始排挤孔四贞,夫妻间的感情日益恶化。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起兵反清,试图拉拢孙延龄一同举事。但孙延龄在广西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势力,孔有德的旧部并不听从他的指挥。面对这一局势,孔四贞深感懊悔,她日夜思念皇恩,不断劝说孙延龄归顺朝廷,但孙延龄始终犹豫不决。
这段时间对于孔四贞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她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或许是个错误,孙延龄不仅未能成为她可以依靠的伴侣,反而成为了她的负担。在孙延龄首鼠两端的态度下,孔四贞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她既想维护与孙延龄的关系,又希望能忠于朝廷。这段时期的孔四贞,经历了从权势巅峰到家庭破裂的巨大转变,她的情感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最终,孙延龄在吴三桂的唆使下加入了叛乱,但这并未给他带来预期中的成功。孙延龄的立场摇摆和无能为力,使得孔四贞的处境更加艰难。
五、力挽狂澜
康熙十三年(1674年),孙延龄杀害了与他平时不和的部将和地方官员王永年,并起兵响应吴三桂的叛乱,自称安远王。然而,由于他长期拖欠兵饷,士兵们对他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最终导致了兵变。在兵变中,士兵们先是拥护孔有德已故部将缐国安的公子为首领,但由于缐公子治军过于严厉,士兵们再次哗变,重新拥立孙延龄。
在这场混乱中,孙延龄和孔四贞被迫逃匿于普通民宅之中。士兵们找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孙延龄因恐惧而不敢现身。孔四贞对孙延龄说:“出去是死,不出去也是死。”随后,她将孙延龄藏匿在别处,自己出面面对士兵们。孔四贞冷静地对士兵们说:“你们杀我夫妇很容易,但你们难道不念及已故的定南王吗?”士兵们闻言“环列叩首”,表达了他们对孔有德的怀念和对孔四贞的尊重。
孔四贞见士兵们并无恶意,便叫孙延龄出来。孙延龄因害怕不敢坐车,只让孔四贞乘坐,自己则扶着车步行。这次事件让孙延龄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他告诉孔四贞:“我之所以能复生,是因为你的缘故。士兵们是感念定南王的威德才尊重你,自此你掌握权力管理一切事务,我自己只愿意当一个闲人。”
孔四贞随后穿上了军装,每日击鼓升堂处理军务,军士们对她颇为敬重。在孔四贞的领导下,军队的士气有所恢复。然而,形势依然严峻。康熙十四年(1675年)九月,为了迫使孙延龄尽快回归朝廷,孔四贞的旧部发动兵变,杀害了孙延龄的兄长孙延基,并勒令孙延龄交出兵权,听从孔四贞的指挥。
孔四贞在掌握了军权之后,一方面向朝廷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表示自己时刻挂念着孝庄太后的恩典,作为孔有德的女儿,她愿意为朝廷付出一切。另一方面,她还向傅弘烈传递了命令,要求孔有德的旧部配合朝廷对抗叛军。孔四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吴三桂得知孙延龄反水的消息,他们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孔四贞计划由傅弘烈继续指挥这支军队,以确保它能够继续效忠朝廷。
六、晚年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二月,吴三桂得知孙延龄暗中与清廷联络的消息后,决定对其采取行动。吴三桂派遣侄孙吴世琮以进兵广东为借口,兵临桂林,突袭并杀害了孙延龄。孔四贞的独生子也在此次袭击中丧生。
随后,吴三桂将孔四贞接到云南,表面上是为了笼络孔有德的旧部,但实际上却是将其软禁。孔四贞在昆明度过了长达八年的囚禁生活,这段时期无疑是对她身心的巨大考验。
直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军攻克昆明,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孔四贞才得以重返阔别十六年的北京。回到北京后,孔四贞交出了她一直掌管的父亲孔有德留下的军队。失去了丈夫、儿子和军权的孔四贞,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孤寂生活。她在西华门附近的南北长街居住,过着简朴的生活,经常为那些在战乱中无辜死亡的人们诵经祈祷。
孔四贞的晚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但她的精神生活依旧充实。她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中无辜受难者的同情,促使她不断地为他们诵经超度。孔四贞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她的坚韧和信仰支撑着她走过了每一个艰难时刻。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孔四贞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清廷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以表彰她一生的贡献和忠诚。
结语
孔四贞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从战乱中幸存,到成为清朝的汉族公主,再到晚年流离失所的经历,她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命运起伏,也映射出了清朝早期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迁。尽管孔四贞的安葬地点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她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传奇经历将被永远铭记。
糟糕,噩梦降临了[无限] 霓虹与甜果 带空间穿越,助王爷老公搞建设 你管黄泉守卫叫保安? 七零:冷面军少被作精娇妻拿捏了 六零换亲嫁厨子 边军悍卒 七零小娇娇,撩夫一夜怀三宝! 崩坏:开局崩坏,成为终焉律者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别人御兽,你御兽娘? 始于聊斋 大明烟火 薄雾弥野 佛系玩家[末世] 阴娘子 彭格列雷守观察日记 四合院:为难秦淮茹,我整惨众禽 前妻玩我像玩狗 雪霁春明
...
...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